【工作规划】市信访局2024年工作规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中共淮北市委信访局(淮北市人民政府信访局) 发布时间:2024-01-16 15:39 字号:

市信访局将着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按照市委部署和要求,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全市信访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

一、增强业务能力,着力提升“信访三率”

一是加快受理办理进度。强化“接诉即办、马上就办”快速响应机制,落实《信访事项简易办理办法》,能简易办理的简易办理。持续优化登记、受理、办理、督查督办、复查复核各个环节信访工作流程,坚持高效办理、快速回复,切实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精准开展转办交办。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信访件责任主体,精准转办交办。加强对转办交办事项的办结回访、跟踪问效,以最快速度、最优方案、最好效果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三是扎实开展督查督办。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的督查、“三项建议”职责,对在信访工作中履职不力、存在问题的,加大约谈、通报、督办力度,及时提出追责问责建议。

二、发扬斗争精神,着力攻克“三大难题”

一是有效遏制“信访上行”。通过推动镇(街)信访联席会议实体化运行、完善第三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的渠道等,为群众在“家门口”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提供便利,切实把人员吸附在当地。加强信访事项的分析研判,用好日调度、周分析、月通报制度和每日民声等载体,推动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化解,最大限度减少信访上行。二是推动涉法涉诉出口畅通。加强与省委信访局各业务处室、市委政法委涉法涉诉工作专班等部门的联系对接,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有关诉访分离的规定,确保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顺利导入法定途径,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三是做到信访积案动态清零。排查梳理、定期交办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各地各部门按照“重新明确工作责任、重新接待信访群众、重新梳理问题情况、重新制定解决方案、重新开展化解工作”的“五个重新”要求,扎实推动问题解决。

三、拓展源头治理,着力做实“三张清单”

一是聚焦“控增量”,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排查。推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参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矛盾问题发生。二是聚焦“减存量”,提升信访事项解决质效。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优化流程、改进作风,坚决避免渠道“通而不畅”、“信访有路、解决无门”的现象发生。三是聚焦“防变量”,做好信访形势预判预警。加强分析研判,充分运用信访大数据,定期分析研判,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加强风险预警,对工作中掌握的扬言类、行动性信息,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坚决避免发生“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形。强化进京赴省应急处置,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反映迅速、工作规范、方法妥当、处置到位,避免矛盾扩大化、对抗化。

四、加大帮扶力度,着力减少“三转问题”

一是紧盯重点领域抓帮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采取上下联动、部门对接、责任捆绑等措施,既帮助解决个案,又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推动同类问题成批化解。二是紧盯重点地区抓帮扶。把进京访突出的县区、镇街作为帮扶重点,共同找准症结、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减少信访上行、矛盾上交。

五、推进信访改革,着力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为抓手,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明确信访事项依法受理办理路径,理清信访部门职能边界,严格工作流程程序,推动各地各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到“四个到位”。同时,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等方式,依法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二是以创建“全国示范县区”活动为抓手,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水平。对照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创建标准,加强分类指导,积极帮助县区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至少1个县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